第119章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Backup site:https://i.powenxue.com
  因为去年花朝节,他给苻煌送的就是一枝迎春花。
  金色的迎春花戴在金冠上并不显眼,但与冠浑然一体,反倒十分高雅尊贵。
  他本来想叫苻煌跟他一块戴。又不俗艳,多美!
  但苻煌不肯戴,说建台城不时兴男人戴花。
  苻煌是有些封建大男人思想在身上的。
  不时兴?
  那他今年就把男人簪花带时兴起来!
  巳时中,他和苻煌乘坐御辇同行,引来沿路百姓纷纷向天街上抛洒春花万千。
  天街便也成了花路,芬芳四溢,鲜妍如虹。
  苻煌从前徜徉于没有颜色的深宫,如今能得爱妻在侧,又得百姓投掷百花为他庆生,只感觉此生已经圆满,是他这二十七年来,第二难忘的生辰。
  第一个,自然是去年,叫他辗转反侧数日,心头迎春。
  韦斯墨挤在人群之中,激动地向天街狂撒鲜花,身后萧逸尘生无可恋地帮他抱着一大筐。
  他觉得韦斯墨对桓王已经不是爱慕那么简单了。
  是他的“吃癫粉”。
  这是建台城里的梨园行话,描述一些如服迷药般失去理智的行为。
  可不就是韦斯墨这样。
  他马上就要赴外地上任,走之前就陪着他疯癫一把好了。
  他们这批新上任的年轻官员不少,同他一起的还有谢良璧。
  话说今日倒是没见他来。
  说起来这谢良璧也是古怪。那日除夕宫宴,他看他依旧贼心不死,一直盯着王爷看。前几日王爷去医馆讲学,他们几个也专门去了一趟,倒不为别的,只是想离京之前见王爷一面,结果从头到尾都没见谢良璧来。
  昨日去吏部签字,倒是见着他了,整个人都瘦的不成样子,不苟言笑,也不怎么说话。
  不过他在双鸾城立下大功,如今离京赴任,也是跟状元郎出身的章珪一道去双鸾城这样的繁华旧都,可见很受重视。他家世又好,还有谢相这个爹,他们这帮人里头,估计将来就属他混的最好了。
  话说回来,他觉得韦斯墨不如多读点书,考个功名,将来他们这些人,说不定会和陛下王爷一起,撑个清明盛世!
  三份金简放置的位置相距很远,苻晔心很诚,都是亲自去的。因为仪式保密,他们也只带了亲身随从。先上了永昌山顶,又去了定河,最后去了京郊的通云观埋了最后一份金简。
  如此竟然一天就过去了,晚上来不及回宫,他们就住在了福华寺里。
  太后如今还在福华寺修行,他们既然来了,没有不见的道理。
  苻晔说:“我去看看太后。”
  苻煌大概是心情很好的缘故,说:“我与你同去。”
  他们便趁着浮上来的夜色去见了太后。
  早有内官前来通报过,因此孙宫正一直在院门口等着,隔着薄薄的暮色,看到王爷一身绯色春袍,在一群黑甲卫和宫廷内官的陪同下缓缓走来,而他身边竟然是好久未见的皇帝。
  她没料到皇帝也会来,赶紧又去禀报了太后。太后尚在跪经,听说皇帝来了,忙起了身走出佛室,看到他们俩一同进来。
  多日不见,太后再见到这两人,心情很复杂。
  苻晔似乎更见美艳了,袍角生出百花,在那暮色里也如艳阳一般,依旧很乖,对她十分恭敬,还给她行了大礼。
  大概这些时日吃斋念佛的缘故,心肠竟比从前还要软,她想无论如何,苻晔是很孝顺她的,这次来,依旧叫身边内官抱了早春的迎春花给她。
  胖乎乎的双福穿着青袍,抱着金灿灿的迎春花,很漂亮。
  太后将苻晔叫到佛室内。
  先叫他叩了头,又叫他敬献了一枝迎春花到佛前。
  孙宫正穿着一身素净的缁衣守在门口,房门未关,苻煌一身玄色衣袍在廊下等着,几乎隐没在夜色里,他身形似乎比从前更为高大,依旧不怎么说话,身后诸人垂手林立,他看起来像个在佛寺里横行的恶龙。
  从太后住的庭院里出来,苻晔悄声对苻煌说:“我觉得太后应该是认了。”
  苻煌心想,苻晔这样的儿郎,和顺仁孝,太后不认才是她的损失。
  此刻夜幕完全垂下来了,福华寺很安静,四下里除了风声便只有念经的声音,因为庭院里很暗的缘故,倒是显得山坡上崇华寺女尼们住的地方灯火一片,在山林之间像会被风吹动的流火。
  苻晔看了一眼,大概今日是苻煌生辰的缘故,一下子想到了那山坡上住着的楚国夫人。
  但苻煌并没有往那上面看。
  福华寺也是皇室贵胄常来的名寺,有专门为接待皇帝陛下的行殿,早已经准备妥当。
  苻晔心想,这里是佛门净地,自然要清心寡欲,不能行秽乱之事。
  于是扭头看苻煌,说:“你可别叫我今日的龙简白投了。”
  苻煌说:“你管住你自己就行。”
  寺内为他们准备了素斋,秦内监他们忙着摆桌布菜,忽然看到有个青年和尚快步走来。
  秦内监过去一趟,不一会脸色苍白地进来。
  苻晔问:“什么事?”
  秦内监看了苻煌一眼,说:“说是楚国夫人身边的女尼来禀报说,楚国夫人病重,想见陛下一面。”
  苻晔一惊,扭头看向苻煌。
  苻煌神色也有些怔。
  室内一时安静到了极点,僧人们嗡嗡的念经声从门口幽幽地传进来,佛音将他们团团围绕。
  此刻夜色低垂,连月光也无了。崇华寺女尼们住的地方也属于福华寺的一部分,只是男女有别,中间院门上了锁,他们要上去,得从福华寺一个偏门出去,沿着山间小路一路蜿蜒而上。
  内官们提着灯笼在前,黑甲卫持剑在后相送,苻晔忽然有些紧张,捉住了苻煌的手。
  诸多女尼都跪在楚国夫人房外诵经,见他们来了也没有停,只伏身下去。他们从中走过,进入到室内。
  楚国夫人一身雪衣躺在榻上。
  苻晔先过去给她号了一下脉,查看她病情。
  楚国夫人脉息已经很弱了。
  她如今形容憔悴,但头发浓密柔顺,半点杂乱也无,肌肤如冰似雪,竟比从前更不似凡间人。
  如今她侧头看向皇帝,眼神幽微,似有情也似无情,口中言说:“孽债消完,我可自去了。”
  她召见皇帝,不是为了相认,而是修佛之人为了在临终前了结孽缘因果,以得解脱。
  苻晔看向苻煌,见他神色在烛光中微动。
  这是他这么多年来,头一次正式见到他的生母。
  对方只为消掉他这份孽。
  钟声齐鸣,在夜色里飘荡。福华寺中的太后等人闻声都从房中出来。
  不一会楚国夫人病逝的消息就传遍了。
  她虽无帝母之名,但寺中许多人都知道她与当今皇帝的关系,因此诸多高僧并崇华寺女尼都冒夜前来她院中为她超度。一时之间颂祷之声满山。
  苻晔陪同苻煌回到行殿,一路上遇到许多僧尼来去,看到苻煌,都忙跪在路边。
  似乎为他哀痛。
  苻晔在那祝祷声中看向苻煌。
  她带给他生辰之喜,也带给他不肯相认的遗憾,如今也将之全部带走,只留下他干干净净此身。
  何等慈悲又何等残忍。
  苻煌在房中静坐,半天才说:“如此也好,她也得自在了。”
  他看向苻晔,苻晔仰着头看他,然后伏身在他膝盖上,又过了一会,爬起来,跪在苻煌的腿上,将他的头抱在自己胸前。
  他因为心疼而特别伤心,以至于不知道要说什么。
  外头秦内监来敲门,低声说:“陛下,王爷,太后娘娘来了。”
  苻煌拍了拍他,这才起身,出去见了太后。
  太后神色悲怆,见了苻煌,也不知道如何安慰。
  皇帝似乎看不出太多情绪,只吩咐秦内监道:“楚国夫人病逝,叫礼部诸官过来。”
  院内开始忙碌起来,太后神色凝重,与苻煌商谈楚国夫人身后事。
  苻煌神色并没有十分哀伤,但苻晔却躲起来结结实实哭了一场。哭的或许也不是一场死亡,而是苻煌生命那些过于苦涩孤寂的风霜。
  他们因为楚国夫人的事在福华寺停留了数日。太后来看望皇帝数次,并亲自率寺中之人祝祷。
  楚国夫人以太子遗孀的身份下葬,葬在明懿太子陵中,陪伴她的丈夫和孩子。
  又过了两日,他们起驾回宫。
  苻煌看着远处,忽然说:“这里离他们给我修的陵寝不远,要不要去看看?”
  苻晔点头。
  苻煌带苻晔去了附近的皇陵。
  这一路零零散散有许多纸钱,也有春花盛开。
  到了皇陵,苻煌也不让其他人跟着。
  双福就偷偷去看在这守陵的庆喜去了。
  他们换了一匹高头大马,两人共乘。
  这里是大周皇陵区,为苻煌修建的陵寝独在东北角,距离其他陵墓都很远。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