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3章
Backup site:https://i.powenxue.com
小太监噗嗤一笑,抿了抿嘴。
*
景暄和是顺着水路来到江南的,此时正值盛夏,湖中铺满了婷婷的莲花。官船在莲花丛中穿行而过,拨开碧绿的莲叶,水波荡漾,惊起了一滩鸥鹭。
此案并没有花费多长的时间,景暄和查到,宋岐家徒四壁,连官服都打上了许多补丁,当地的士绅为了走后门找到宋岐,许他黄金百两替自己办事,宋岐却拒绝了,那人怀恨在心,这才构陷于他。
景暄和抓了士绅,任他百般求情也秉公办案,被他欺压多年的百姓们都称赞景暄和的雷厉风行。
在离开杭州前,她独自去了西湖一趟,只是穿着一身雪青色褙子百褶裙,作寻常女子的打扮,在西湖边听评弹。
歌声柔婉,时光仿佛都被无限地拉长了,明媚的阳光晒得她整个人都暖洋洋的。
在断桥边,景暄和听到几个路人在侃侃而谈,她手中拿着酒壶,也坐在石凳边,翘起二郎腿,不经意地听着。
其中一人说西湖边有一个神仙公子,他相貌极好,却耳目不明,在草屋中居住,身份很是神秘。
“谁说不是呢?只是那公子一个人孤零零的,好生寂寞啊。”
“我侄女看他长得好看,本想派媒婆与他提亲,却被赶了出来。”
“可真是个怪人啊……”
“……”
景暄和的酒壶突然掉到了地上,里面的琼浆洒了一地。
“他在哪里?”她直直地说。
那人本没注意到景暄和的样子,陡然一转头,却见一张明丽清俊的美人面,不禁有些发呆,还是道:“就在……西湖南岸。”
说着还伸手指了指湖的某处,景暄和道了声谢,往那处走去。
一路上,她突然想起自己之前与万灵安闲谈时,曾经说过的话——
“也许我们去了江南隐居,塞北的秋风烈马我已经看过了,往后要看江南的烟雨杏花了。”
“但愿如此吧,江南的天气最是养人,我们去了那里,你身体也能好些。”
“去了江南后,我们便在西湖边搭一间屋子,再养些小猫小狗小鸡什么的……”
……
他们从未一起去过西湖,难道万灵安,真的在这里吗……
*
天高云淡,午后空气中弥漫着栀子的香味,远处还有垂髫的孩童结伴在水里抓鱼,笑声与花香一齐飘到了远方。
那人在草屋之中,只是穿着一身布衣,尽管如此,他的面容却很俊雅,如谪仙一般。
景暄和眼眶一红,脚步不受控制地向他走近。
半年没见,他瘦了很多,并没有发觉她的靠近。
景暄和哽咽了,他如今失去了五感,看不见,也听不见她的靠近。
他却倚在了花圃的栏杆边,从袖中拿出半块金鱼玉佩,用手心细细地摩挲着。
景暄和的眼泪落了下来,这是他们的定情信物,他就算到了这般田地,也没有丢弃。
他转身向屋里走去,可他的方向错了,径直向那火炉走去,景暄和这才发现,他的手上有很多细小的伤口,这几个月来,他一定受过很多伤。
幸运的是,他没有触觉,所以感受不到疼痛。
可悲的是,往日里那般芝兰玉树的人,如今却连触觉都没有……
就在他的手要碰到火炉的下一秒,景暄和突然疯了一般地奔向他,从背后抱住了他。
万灵安的身影一顿,却没有转身,只是任由景暄和这样抱着。
“你怎么这么傻……”
虽然明知他听不到,景暄和还是这样说。
她的眼泪打湿了他的后背,他感受不到湿气,可心里却像被狠狠地剜了一下。
“万渊,以一己之力搅动大明风云,再事了拂衣去,你觉得自己很厉害吗?”景暄和强迫他转过身来,捧着他的脸道。
他不说话,头微微一偏,只是眼眶泛红。
“你知道我有多担心你吗?午夜梦回的时候,我总是梦到,你接受不了打击,就这样一死了之了……”
景暄和毫不犹豫地亲上了他的唇,又狠狠地咬了一口,虽然明知道他感受不到疼痛,可她还是不想就这样放过他。
万灵安却伸手推开她,他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废人,这样的他,连自己都嫌弃万分,又怎么配与她并肩?
景暄和反手抓住他的手,将他抵在桌边,道:“我知道若是平常,骄傲如你,要知道自己成了这样,一定会找个地方,一了百了。可是你之前答应过我,无论何时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生命……所以,虽然活得那么辛苦,你还是没有违背对我的誓言……但是,你的自尊无法让你以这样一幅样子面对我,所以你只好躲起来,不去见我……”
她的声音越来越低,断断续续的,鼻音很重。
“可命运的红线一旦断了,就再也接不上了……万渊,我不想失去你!真的不想!”
她紧紧地搂住他的腰,不让他离开,不由自主地哽咽道:“不要再推开我了,好不好?让我们一起面对,我不想……不想让你一个人孤零零的。”
他抬起双臂,紧紧地箍住她的身子,虽然他感受不到她的温度,也听不到她诉说的衷情,却还是不禁沉沦于这个拥抱中。
二人就这样久久地相拥着,连拂过的风儿都温柔了几分。
……
时光翩迁,三年过去了。
在新皇朱旭赟的治理下,大明物阜民丰,蒸蒸日上,他减免赋税,大力发展海贸,任用贤能之臣,文官与宦官虽仍是分庭抗礼,却没有出过之前宦官专权的闹剧了。
好消息接踵而至,徐芃敏从边塞回来了,三年不见,她的目光愈发坚毅沉稳。这三年来,她打退了草原部落的袭击,边关百姓们交口称赞,都说她巾帼不让须眉,是有勇有谋的女将军。让景暄和意外的是,她竟答应了皇帝的册立,马上就要成为大明的皇后了。
封后大典的前一天,景暄和入宫,与徐芃敏见面。
她们相视一笑,景暄和握住她的手,道:“敏敏,这三年,你过的好吗?”
徐芃敏微笑着点头,“我现在,可是威风赫赫的女将军了。”
“我真为你高兴!”景暄和眼睛有些湿润,“人这一生,最怕的就是后悔了,敏敏,你现在的样子真好,比我想象的还要好。”
徐芃敏柔声说:“我活着,不是为了被命运打败的,一路走来,我失去了很多,可是,我也得到了很多。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,一个不需要任何人庇护的人,所以,我不后悔。”
“但以后在宫中生活,你不会觉得不自在吗?”景暄和有些担忧,毕竟人都说“一入宫门深似海”,多少妙龄女子最后都枯萎在了宫廷之中,就像房嬷嬷和李太后一般。
“吾心安处是故乡,皇上答应了我,让我能够参与政事。成为皇后,我可以做更多有益于江山的事情,造福大明的百姓,”徐芃敏顿了顿,“我听说景姐姐提拔了不少女官,让她们从基层做起,得到进入朝廷的机会。可是朝中有很多大臣质疑,说她们没有参与科举,能力有限,所以她们的擢升很是困难。”
景暄和默认了,这也正是她最近所忧虑的。
徐芃敏道:“我要做的第一件事,便是让皇上答应,女子也可以通过科举的途径入朝为官。我不想她们只是当后宫里的女官,也不想她们被人无端质疑能力,我想让她们站在朝堂之上,甚至站在历史的舞台上,发挥自己的长处。”
景暄和眼角带上了笑意,最后,重重地点了点头。
……
告别徐芃敏后,景暄和出了宫。
宫门外,一男子长身玉立,正在等她。
阳光落在了他的衣袂上,他转身,亦如多年前那般俊美。
景暄和见到他来,似是笑了,飞快地朝他走去,挽上了他的胳膊。
这三年来,景暄和遍访名医,皇上朱旭赟也广发告示,就是想将万灵安治好。
就在一年前,终于有了起色,他的眼睛逐渐能够感知到光亮,就这样调理了许久,其余的五感也渐渐恢复起来。
圣上大悦,要他重回内阁接任首辅的职位,万灵安却说想多陪陪夫人,不想那么快就重返政坛。他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,圣上亲自当见证人,还赐他们了一块“佳偶天成”的牌匾。
“走,我们回家去。”景暄和笑了笑,拉着他向前走。
这时,紫禁城中却有火光熏天。“走水了!”小太监们提着水桶,争相去救火。
二人停住脚步,一齐望向了那个方向,竟是黎振所在的……司礼监。
*
景暄和是顺着水路来到江南的,此时正值盛夏,湖中铺满了婷婷的莲花。官船在莲花丛中穿行而过,拨开碧绿的莲叶,水波荡漾,惊起了一滩鸥鹭。
此案并没有花费多长的时间,景暄和查到,宋岐家徒四壁,连官服都打上了许多补丁,当地的士绅为了走后门找到宋岐,许他黄金百两替自己办事,宋岐却拒绝了,那人怀恨在心,这才构陷于他。
景暄和抓了士绅,任他百般求情也秉公办案,被他欺压多年的百姓们都称赞景暄和的雷厉风行。
在离开杭州前,她独自去了西湖一趟,只是穿着一身雪青色褙子百褶裙,作寻常女子的打扮,在西湖边听评弹。
歌声柔婉,时光仿佛都被无限地拉长了,明媚的阳光晒得她整个人都暖洋洋的。
在断桥边,景暄和听到几个路人在侃侃而谈,她手中拿着酒壶,也坐在石凳边,翘起二郎腿,不经意地听着。
其中一人说西湖边有一个神仙公子,他相貌极好,却耳目不明,在草屋中居住,身份很是神秘。
“谁说不是呢?只是那公子一个人孤零零的,好生寂寞啊。”
“我侄女看他长得好看,本想派媒婆与他提亲,却被赶了出来。”
“可真是个怪人啊……”
“……”
景暄和的酒壶突然掉到了地上,里面的琼浆洒了一地。
“他在哪里?”她直直地说。
那人本没注意到景暄和的样子,陡然一转头,却见一张明丽清俊的美人面,不禁有些发呆,还是道:“就在……西湖南岸。”
说着还伸手指了指湖的某处,景暄和道了声谢,往那处走去。
一路上,她突然想起自己之前与万灵安闲谈时,曾经说过的话——
“也许我们去了江南隐居,塞北的秋风烈马我已经看过了,往后要看江南的烟雨杏花了。”
“但愿如此吧,江南的天气最是养人,我们去了那里,你身体也能好些。”
“去了江南后,我们便在西湖边搭一间屋子,再养些小猫小狗小鸡什么的……”
……
他们从未一起去过西湖,难道万灵安,真的在这里吗……
*
天高云淡,午后空气中弥漫着栀子的香味,远处还有垂髫的孩童结伴在水里抓鱼,笑声与花香一齐飘到了远方。
那人在草屋之中,只是穿着一身布衣,尽管如此,他的面容却很俊雅,如谪仙一般。
景暄和眼眶一红,脚步不受控制地向他走近。
半年没见,他瘦了很多,并没有发觉她的靠近。
景暄和哽咽了,他如今失去了五感,看不见,也听不见她的靠近。
他却倚在了花圃的栏杆边,从袖中拿出半块金鱼玉佩,用手心细细地摩挲着。
景暄和的眼泪落了下来,这是他们的定情信物,他就算到了这般田地,也没有丢弃。
他转身向屋里走去,可他的方向错了,径直向那火炉走去,景暄和这才发现,他的手上有很多细小的伤口,这几个月来,他一定受过很多伤。
幸运的是,他没有触觉,所以感受不到疼痛。
可悲的是,往日里那般芝兰玉树的人,如今却连触觉都没有……
就在他的手要碰到火炉的下一秒,景暄和突然疯了一般地奔向他,从背后抱住了他。
万灵安的身影一顿,却没有转身,只是任由景暄和这样抱着。
“你怎么这么傻……”
虽然明知他听不到,景暄和还是这样说。
她的眼泪打湿了他的后背,他感受不到湿气,可心里却像被狠狠地剜了一下。
“万渊,以一己之力搅动大明风云,再事了拂衣去,你觉得自己很厉害吗?”景暄和强迫他转过身来,捧着他的脸道。
他不说话,头微微一偏,只是眼眶泛红。
“你知道我有多担心你吗?午夜梦回的时候,我总是梦到,你接受不了打击,就这样一死了之了……”
景暄和毫不犹豫地亲上了他的唇,又狠狠地咬了一口,虽然明知道他感受不到疼痛,可她还是不想就这样放过他。
万灵安却伸手推开她,他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废人,这样的他,连自己都嫌弃万分,又怎么配与她并肩?
景暄和反手抓住他的手,将他抵在桌边,道:“我知道若是平常,骄傲如你,要知道自己成了这样,一定会找个地方,一了百了。可是你之前答应过我,无论何时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生命……所以,虽然活得那么辛苦,你还是没有违背对我的誓言……但是,你的自尊无法让你以这样一幅样子面对我,所以你只好躲起来,不去见我……”
她的声音越来越低,断断续续的,鼻音很重。
“可命运的红线一旦断了,就再也接不上了……万渊,我不想失去你!真的不想!”
她紧紧地搂住他的腰,不让他离开,不由自主地哽咽道:“不要再推开我了,好不好?让我们一起面对,我不想……不想让你一个人孤零零的。”
他抬起双臂,紧紧地箍住她的身子,虽然他感受不到她的温度,也听不到她诉说的衷情,却还是不禁沉沦于这个拥抱中。
二人就这样久久地相拥着,连拂过的风儿都温柔了几分。
……
时光翩迁,三年过去了。
在新皇朱旭赟的治理下,大明物阜民丰,蒸蒸日上,他减免赋税,大力发展海贸,任用贤能之臣,文官与宦官虽仍是分庭抗礼,却没有出过之前宦官专权的闹剧了。
好消息接踵而至,徐芃敏从边塞回来了,三年不见,她的目光愈发坚毅沉稳。这三年来,她打退了草原部落的袭击,边关百姓们交口称赞,都说她巾帼不让须眉,是有勇有谋的女将军。让景暄和意外的是,她竟答应了皇帝的册立,马上就要成为大明的皇后了。
封后大典的前一天,景暄和入宫,与徐芃敏见面。
她们相视一笑,景暄和握住她的手,道:“敏敏,这三年,你过的好吗?”
徐芃敏微笑着点头,“我现在,可是威风赫赫的女将军了。”
“我真为你高兴!”景暄和眼睛有些湿润,“人这一生,最怕的就是后悔了,敏敏,你现在的样子真好,比我想象的还要好。”
徐芃敏柔声说:“我活着,不是为了被命运打败的,一路走来,我失去了很多,可是,我也得到了很多。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,一个不需要任何人庇护的人,所以,我不后悔。”
“但以后在宫中生活,你不会觉得不自在吗?”景暄和有些担忧,毕竟人都说“一入宫门深似海”,多少妙龄女子最后都枯萎在了宫廷之中,就像房嬷嬷和李太后一般。
“吾心安处是故乡,皇上答应了我,让我能够参与政事。成为皇后,我可以做更多有益于江山的事情,造福大明的百姓,”徐芃敏顿了顿,“我听说景姐姐提拔了不少女官,让她们从基层做起,得到进入朝廷的机会。可是朝中有很多大臣质疑,说她们没有参与科举,能力有限,所以她们的擢升很是困难。”
景暄和默认了,这也正是她最近所忧虑的。
徐芃敏道:“我要做的第一件事,便是让皇上答应,女子也可以通过科举的途径入朝为官。我不想她们只是当后宫里的女官,也不想她们被人无端质疑能力,我想让她们站在朝堂之上,甚至站在历史的舞台上,发挥自己的长处。”
景暄和眼角带上了笑意,最后,重重地点了点头。
……
告别徐芃敏后,景暄和出了宫。
宫门外,一男子长身玉立,正在等她。
阳光落在了他的衣袂上,他转身,亦如多年前那般俊美。
景暄和见到他来,似是笑了,飞快地朝他走去,挽上了他的胳膊。
这三年来,景暄和遍访名医,皇上朱旭赟也广发告示,就是想将万灵安治好。
就在一年前,终于有了起色,他的眼睛逐渐能够感知到光亮,就这样调理了许久,其余的五感也渐渐恢复起来。
圣上大悦,要他重回内阁接任首辅的职位,万灵安却说想多陪陪夫人,不想那么快就重返政坛。他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,圣上亲自当见证人,还赐他们了一块“佳偶天成”的牌匾。
“走,我们回家去。”景暄和笑了笑,拉着他向前走。
这时,紫禁城中却有火光熏天。“走水了!”小太监们提着水桶,争相去救火。
二人停住脚步,一齐望向了那个方向,竟是黎振所在的……司礼监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