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
Backup site:https://i.powenxue.com
到了医院先拍片,王院长看过x光跟核磁共振的结果后,眉头紧锁着,用手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。
除了最主要的骨折,章见声的左膝还有不同程度的韧带损伤和神经性损伤。从片子上来看,骨痂的愈合情况并不太理想,伤处略显肿胀,关节积液甚至比刚出院时还要严重一些。
“你这是怎么搞的?”
让章见声坐在诊疗床上,王院长挽起他的裤腿,手顺着骨骼从上往下捋了一遍,边叹气边道:“上次说了让你多注意休息,每天活动要适度,是不是过度劳累了。”
章见声干坐着不说话,王院长只好抬起头,用探寻的眼光看向他身旁唯一陪同的原逸。
想起葬礼那两天章见声又是下跪又是淋雪,又是长时间坐车坐轮椅,原逸无奈向人解释:“前几天有比较重要的事,必须要出门,可能是累了点……”
王院长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,眉头皱成个疙瘩:“家属平时多上点心啊,出门在外的也要注意劳逸结合,尽量多让他保持平躺静养。”
反应了半秒才意识到对方口中的“家属”是指自己,原逸一时无言,显然还没适应这一身份的转变。
很快王院长就又道:“不过该做的锻炼还是要做,不然他肌肉运动能力退化,下半辈子正常走路都成问题……”
前前后后把所有可能的后遗症全都罗列了一遍,包括但不限于两条腿不等长、跛脚、大腿肌肉萎缩等等,王院长说得口干舌燥,最后嘱咐完这两天的注意事项,又给开了一张康复科的理疗单据。
自始至终,章见声的脸色一直都不太好看。
这就是他出院后一直不愿意来复查的原因所在,重复的检查做过一遍又一遍,情况总是不太理想。王院长的话除了起到催眠的作用,剩下只会不停地提醒他,日后很有可能要做一辈子只有单腿健全的瘸子。
失去保持体面的权利,章见声显然还没做好准备。
从门诊去往康复科的路上,原逸推着章见声,还没进门就听见里面此起彼伏的喊叫声。
远远从门外看过去,诊疗床上有扭伤踝骨后嚎啕大哭的儿童,也有中风偏瘫不良于行的老人,即便是年轻力壮的彪形大汉,也忍受不住掰腿的疼痛,要几个医生轮番上阵才能勉强压制,叫声堪比杀猪现场。
不自觉地将脚步放慢,原逸低头看向手里的单子,正思忖着章见声要做的项目会不会很疼,就听见轮椅上的人朝自己说:“你去车上等着就行,我自己进去。”
章见声这话说得淡淡的,像是满不在乎的样子。原逸听罢瞧了眼科室里摆放的那些精密仪器,实在觉得他要是没人陪同独自进去,未免也太孤立无援了些。
“我还是跟着吧。”他低声说道,一边已经开始推着章见声往里走,顿了下又补充,“里面人都有家属跟着。”
这下章见声没得可反驳,像是认命了似的,干脆恹恹合上眼皮,闭目养神。
进去在诊疗台刷完就诊卡,有护士把他们引到了单独的vip隔间。
先用理疗仪器做脉冲电疗和照灯,之后将腿固定在机器上做屈伸力量训练,最后再由理疗师来做手法松解,另外继续帮他恢复屈腿下角度。
几个项目做下来,疼痛程度依次增强,撑到后面已经接近麻木。
隔着一条走廊,仍能隐约听见对面房间不同状态的叫喊声。不同于大多数人第一次做复健时的强烈反应,章见声愣是忍着一声没吭,顶多只眉头微微蹙起来,眼神空洞,像是在百无聊赖地发着呆。
原逸本以为章见声不叫是因为不痛,直到从康复科出来,扶人上车时,指尖触到对方轻微颤抖的腿。
他一愣,想了想还是什么都没说,只帮章见声轻轻合上了车门。
复健需要一周做三次,之后每隔一两天,原逸就会开车把章见声送过来,形影不离地陪着他做完一整套理疗,再把人送回去。
回到家后,章见声大多会待在屋子里不出来,毕竟出门一趟要耗费不少精力,原逸只当他是累了需要休息,于是便知趣地不再进去打扰。
除此之外,原逸还将家里力所能及的事情全都揽了下来,只让新来的护工做些从旁协助的活。后来为了方便随时留意章见声的动向,他还特意让喻樊帮忙,在护工休息的地方另支了张行军床。
本来就是由衣帽间改成的临时卧室,房间小而逼仄,搬上来的第一晚,原逸辗转反侧也睡不着。
半夜,朦朦胧胧听见外面传来一阵“磕磕”的响动,原逸起身出去,发现章见声屋里灯还亮着。
不是顶灯,而是床头用来照明的夜灯,光线是冷清的月白色,将屋里的人映出一条长长的影子。
章见声两手撑在助行器上,略微弓着腰,正缓慢尝试用双腿直立行走。觉察到门外的动静,他侧头瞥了原逸一眼,鬓角的汗顺着下颌角无声地淌下来。
“这么晚不睡觉,上来干什么。”
原逸愣了下,将房门敞开后走了进来,解释道:“我和护工换房间了。”
章见声安静了一会儿,扭过头没再理他,仍然固执地撑着助行器,尽力保持着步伐姿态不变形。
可刚走了没几步,大腿肌肉就传来一阵剧烈的紧缩感,像是被一条巨蟒绞紧啃噬,扭曲着要将他整个人掀翻在地。
除了最主要的骨折,章见声的左膝还有不同程度的韧带损伤和神经性损伤。从片子上来看,骨痂的愈合情况并不太理想,伤处略显肿胀,关节积液甚至比刚出院时还要严重一些。
“你这是怎么搞的?”
让章见声坐在诊疗床上,王院长挽起他的裤腿,手顺着骨骼从上往下捋了一遍,边叹气边道:“上次说了让你多注意休息,每天活动要适度,是不是过度劳累了。”
章见声干坐着不说话,王院长只好抬起头,用探寻的眼光看向他身旁唯一陪同的原逸。
想起葬礼那两天章见声又是下跪又是淋雪,又是长时间坐车坐轮椅,原逸无奈向人解释:“前几天有比较重要的事,必须要出门,可能是累了点……”
王院长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,眉头皱成个疙瘩:“家属平时多上点心啊,出门在外的也要注意劳逸结合,尽量多让他保持平躺静养。”
反应了半秒才意识到对方口中的“家属”是指自己,原逸一时无言,显然还没适应这一身份的转变。
很快王院长就又道:“不过该做的锻炼还是要做,不然他肌肉运动能力退化,下半辈子正常走路都成问题……”
前前后后把所有可能的后遗症全都罗列了一遍,包括但不限于两条腿不等长、跛脚、大腿肌肉萎缩等等,王院长说得口干舌燥,最后嘱咐完这两天的注意事项,又给开了一张康复科的理疗单据。
自始至终,章见声的脸色一直都不太好看。
这就是他出院后一直不愿意来复查的原因所在,重复的检查做过一遍又一遍,情况总是不太理想。王院长的话除了起到催眠的作用,剩下只会不停地提醒他,日后很有可能要做一辈子只有单腿健全的瘸子。
失去保持体面的权利,章见声显然还没做好准备。
从门诊去往康复科的路上,原逸推着章见声,还没进门就听见里面此起彼伏的喊叫声。
远远从门外看过去,诊疗床上有扭伤踝骨后嚎啕大哭的儿童,也有中风偏瘫不良于行的老人,即便是年轻力壮的彪形大汉,也忍受不住掰腿的疼痛,要几个医生轮番上阵才能勉强压制,叫声堪比杀猪现场。
不自觉地将脚步放慢,原逸低头看向手里的单子,正思忖着章见声要做的项目会不会很疼,就听见轮椅上的人朝自己说:“你去车上等着就行,我自己进去。”
章见声这话说得淡淡的,像是满不在乎的样子。原逸听罢瞧了眼科室里摆放的那些精密仪器,实在觉得他要是没人陪同独自进去,未免也太孤立无援了些。
“我还是跟着吧。”他低声说道,一边已经开始推着章见声往里走,顿了下又补充,“里面人都有家属跟着。”
这下章见声没得可反驳,像是认命了似的,干脆恹恹合上眼皮,闭目养神。
进去在诊疗台刷完就诊卡,有护士把他们引到了单独的vip隔间。
先用理疗仪器做脉冲电疗和照灯,之后将腿固定在机器上做屈伸力量训练,最后再由理疗师来做手法松解,另外继续帮他恢复屈腿下角度。
几个项目做下来,疼痛程度依次增强,撑到后面已经接近麻木。
隔着一条走廊,仍能隐约听见对面房间不同状态的叫喊声。不同于大多数人第一次做复健时的强烈反应,章见声愣是忍着一声没吭,顶多只眉头微微蹙起来,眼神空洞,像是在百无聊赖地发着呆。
原逸本以为章见声不叫是因为不痛,直到从康复科出来,扶人上车时,指尖触到对方轻微颤抖的腿。
他一愣,想了想还是什么都没说,只帮章见声轻轻合上了车门。
复健需要一周做三次,之后每隔一两天,原逸就会开车把章见声送过来,形影不离地陪着他做完一整套理疗,再把人送回去。
回到家后,章见声大多会待在屋子里不出来,毕竟出门一趟要耗费不少精力,原逸只当他是累了需要休息,于是便知趣地不再进去打扰。
除此之外,原逸还将家里力所能及的事情全都揽了下来,只让新来的护工做些从旁协助的活。后来为了方便随时留意章见声的动向,他还特意让喻樊帮忙,在护工休息的地方另支了张行军床。
本来就是由衣帽间改成的临时卧室,房间小而逼仄,搬上来的第一晚,原逸辗转反侧也睡不着。
半夜,朦朦胧胧听见外面传来一阵“磕磕”的响动,原逸起身出去,发现章见声屋里灯还亮着。
不是顶灯,而是床头用来照明的夜灯,光线是冷清的月白色,将屋里的人映出一条长长的影子。
章见声两手撑在助行器上,略微弓着腰,正缓慢尝试用双腿直立行走。觉察到门外的动静,他侧头瞥了原逸一眼,鬓角的汗顺着下颌角无声地淌下来。
“这么晚不睡觉,上来干什么。”
原逸愣了下,将房门敞开后走了进来,解释道:“我和护工换房间了。”
章见声安静了一会儿,扭过头没再理他,仍然固执地撑着助行器,尽力保持着步伐姿态不变形。
可刚走了没几步,大腿肌肉就传来一阵剧烈的紧缩感,像是被一条巨蟒绞紧啃噬,扭曲着要将他整个人掀翻在地。